学院邀请Franca Poppi教授开展学术讲座

2025年11月11日下午,华体会(中国)特邀意大利摩德纳与雷焦艾米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Modena and Reggio Emilia)英语语言、语言学与翻译学全职教授Franca Poppi,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Bridging Cultures and Unlocking Global Connections”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以线上形式举行,由华体会(中国)青年教师郭念彧主持。

在讲座中,Poppi教授首先从全球化背景切入,指出当今世界已成为“全球村”(global village),跨越物理距离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对通用语的需求变得至关重要。她指出,在全球化互动中,英语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清晰有效的沟通,而非追求母语者(native speakers)的完美语法或地道表达。对于非母语学习者而言,首要任务是确保信息能被听者准确理解。其次,Poppi教授指出,英美等国的母语者变体中夹杂着大量习语和俚语,这在非母语者之间的交流中反而会造成理解障碍。通过生动对比展示了母语者常使用的复杂习语与非母语者采用的简明表达方式,Poppi教授指出后者在实际国际沟通中更具效率。她鼓励学习者建立“以理解为先”的语言使用观,摆脱对“完美口音”或“地道表达”的过度焦虑。再次,Poppi教授指出,英语作为通用语的深层含义是人们需基于特定语域,改变英语的使用风格,使其满足人们沟通的需求。

随后,Poppi教授将英语作为通用语(ELF)的功能延伸至跨文化交流领域。她指出,英语作为通用语是促进跨文化认知与全球意识的关键工具。正是通过英语这一媒介,世界各国的人们得以接触并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与生活方式。Poppi教授以意大利丰富的文化为例,生动地展示了英语作为通用语如何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与“窗口”,促进全球互动与了解。她从意大利的大学学制、评分体系,到“意大利制造”的代表——跑车、美食、时尚设计,再到丰富的历史遗产与艺术传统,系统地展示了意大利的文化魅力。Poppi教授还以意大利人丰富的“手势”(gestures)为例,说明了文化信息不仅通过语言传递,还通过非语言方式传播。这些非语言信息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她指出,这些文化内容通过英语作为媒介得以传播,不仅促进了文化间的对话,也为经济、教育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就英语通用语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英语教学中的标准与变通等议题与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Poppi教授耐心解答,并再次强调,学生应学习英语,但不应囿于有关英语的标准应试体系,而是应以实现有效沟通与理解为最终目的。教师与学生都应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功能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主讲人介绍:

Franca Poppi是摩德纳和雷焦艾米利亚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系的英语语言与翻译学全职教授。她的教学重点涵盖语用学、跨文化商务交际以及英语教学。她曾四度担任“国际企业与组织沟通语”硕士项目主任,主导过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教师的在职培训课程,并长期参与院系理事会及多个校内/跨部门委员会工作。作为CLAVIER(英语研究语料库与语言变异中心)和AIA(意大利英语研究协会)成员,她曾担任欧洲对话项目的科学协调人,目前兼任Iperstoria期刊和Licosia出版社《代码与符号》丛书编委会成员。同时,她担任《亚洲ESP期刊》《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杂志》及《语言学集刊》(欧洲语言学会、德古意特出版社)等多本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初审:郭念彧

复审:郑蓉颖

终审:刘   辉